熊** 同学

来自金标尺职通班

提问于 2022-08-04 15:04:51

解析中说文段第二句话是通过反面论证引出对策,我能看出它是反面论证,但不明白它为什么是对策?更不明白作为反面论证的句子为什么是总句?一个句子能既是反面论证又是对策吗?一个句子能既是反面论证又是总句吗?所以也不能理解该文段是分总分结构。一般不是反面论证是属于解释说明的部分,它前面的那个句子才是总句吗?

[相关题目]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现代产权制度,本质是通过产权激励,帮助创新者获得与其技术贡献相适应的回报。一家创新型企业研发新产品,必然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及生产效益,进而影响整个创新环境。没有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企业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创新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产权激励是创新的动力之源

B.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C.任何创新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

D.知识产权是企业或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正确答案:B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言语理解与表达
颜** 老师

回答于 2022-08-05 14:50:40

反面论证是有着两种作用的,第一种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为总句作解释说明,表述总句的后果、消极意义等,比如“我们需要按时三餐。没有按时三餐,我们有可能会得胃病,影响身体健康”,这个例子的第二句话就是在讲没有按照正确做法做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就是一个反面论证,在论证前文“要按时三餐”。第二种也就是前文引入了一个话题,或者说提出了一个问题,后文再告诉你,如果……(不好的做法),会……(不好的结果),那么此时就是在通过一个反面论证告诉你做什么是不好的,那么这个反面做法的目的是在告诉你要反推出正确做法。因此这道题就是属于第二种情况,文段开头说知识产权作为……,本质是……,是在解释知识产权是什么,是一个下定义的句子,在引入话题;紧接着中间就通过“如果”引导反面论证,讲述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就会影响创新;尾句指出没有知识产权的后果。所以才说文段是一个分总分,中间反面论证“如果……”是一个对策的反面表述,通过它反推出对策“要保护知识产权”。

金标尺公考答疑

考公在线解答

公职考试常见问题,点一下,全部了解

金标尺教育

金标尺教育

金标尺教育公众号

点击关注

热门招聘 备考干货 实时互动 实时更新 关注查看 在线咨询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0812

  •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