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同学

来自金标尺职通班

提问于 2022-05-30 10:38:27

选项中“相对静止时人们得以认识事物的基础”这句话是不正确的

[相关题目] 4.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向他的邻居借钱,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坦然地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赖账不还,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就动手打了他。赖账人要去见官告状,这位邻居对他说:“你去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干瞪眼睛。此故事告诉我们( )。

A.故事里的借款人借口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

B.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同时运动着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某种相对稳定性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相对静止是人们得以认识事物的基础

D.虽然“昨天的借款人”和“今天的借款人”有运动了的、变化了的特征,但是“借款人”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A、B、C、D

综合基础知识 非法类
李* 老师

回答于 2022-05-30 10:39:11

苏格拉底在《克拉底鲁篇》中这样说道:“如果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动之中,无物常住,克拉底鲁,那么我们也不能合理地说有知识。因为这样一来知识就不能继续是知识,除非它能始终常住和存在。但若知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变化发生时它们就不是知识,如果变迁一直进行,那么就一直没有知识,按照这个说法,不会有任何人知道,也不会有任何东西被知。”人们得到知识就是为了利用、传授,故此,当然要研究变化事物中相对变化不显著的状态。这就是毛泽东所说:“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状态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变化的状态。”比如,在大地生长的树木,在短时间内,其形状变化不显著,尽管它随时都在处于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的变化之中,但其形状变化不显著。由此可以根据形状来区分各种树木在一定条件下,事物运动形式的规律不变,比如老子曰“归根曰静”,植物的根看起来是静止变化的,但除了吸收大地的营养外,一到春天,从根中也会长出嫩芽,直至开花结果。事物结构的相对稳定静止。因此,人们总是从这些变化事物中找到相对变化不显著的状态,从而得以认识事物。

金标尺公考答疑

考公在线解答

公职考试常见问题,点一下,全部了解

金标尺教育

金标尺教育

金标尺教育公众号

点击关注

热门招聘 备考干货 实时互动 实时更新 关注查看 在线咨询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0812

  •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