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老师
回答于 2021-07-15 16:57:48
GDP计算有三种方法:
1、生产法:
生产法之所以本质就在于它围绕的就是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计算的是生产活动中市场价值的增值,公式非常简单:
GDP = 总产出 - 中间投入 在这里,二手物品不纳入GDP计算。算的是最终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中间投入:比如一个面包店生产了 100 元的面包,在做的过程中烤箱坏了,花了 40 元请人修好了烤箱(对外支付服务),同时又用掉了买来的 20 元的面粉、牛奶、鸡蛋等原料(外购非固定资产的物品),那么计入 GDP 的就是 100 - 40 - 20 = 40 元。
2、收入法
收入法简而言之就是看都有哪些「人」赚到了钱,各自赚了多少。计算的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大家获得的所有收入,包括劳动者的收入、政府的收入、企业的收入等。公式如下:
GDP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指的是固定资产消耗) + 营业盈余
这个计算其实就是对上面提到的生产法中的价值增值进行拆分。其中劳动者报酬最主要的就是薪资,生产税净额可以看作是政府在生产中拿到的收入,营业盈余可看作是生产单位(通常是企业)拿到的收入。
还是拿面包店来说,假设这个月面包店生产了价值 1 万元(注意,这里是增值,已扣除原材料等成本)的面包,也就是贡献了 1 万元的 GDP。其中付给面包师傅和售货员的薪资是 5000 元(劳动者报酬),给政府缴了各种税和费用 600 元,收到政府补贴 100 元,即生产税净额为 500 元,店面房屋以及搅拌器、烤箱等设备的折旧为 1000 元(固定资产折旧),最后的留给面包店的营业盈余就是 10000 - 5000 - 500 - 1000 = 3500 元。这靠生产创造出的 1 万元的价值就如此分配给了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让大家各自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收入。
3、支出法(一般不考,注意看上面的两种方法)
支出法简单来说就是看生产出的东西都去了哪里,各自卖了多少钱。计算的是大家为购买这些货物与服务而付出的总支出。包括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对应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公式如下:
GDP = 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总额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 ( 居民消费支出 + 政府消费支出 ) +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存货增加 ) + ( 货物和服务出口 - 货物和服务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