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同学

来自金标尺职通班

提问于 2022-10-05 21:22:25

本题错选C选项——法律依据。文段中叙述了很多索赔的困难(找谁?如何证明原因),又在最后交代了如果真的起诉企业,都不能起到作用。个人理解认为文段叙述偏消极,所以没有想到A——成功索赔的案例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 老师

回答于 2022-10-09 09:42:38

文段讲的是目前根据索赔方式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也就是需要寻找新的方式去解决,A项的成功索赔案例就是寻找新的解决方式的一种依据。简单来说这个文段属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否定目前的对策,那么接下来应该是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A项成功的索赔案例就是可行解决方案的依据即可行的解决办法。目前问题不是没有法律依据的问题,是不好确定索赔对象,以及证明污染因果相关的问题,所以C项是不对的。
康** 老师

回答于 2022-10-09 09:57:43

同学您好,本题难度较大,需要我们去理解文段,文段后面一直在强调索赔面临的难题,包括找谁赔?如何证明?以及如果真的起诉一长串企业,对企业也不能起到震慑作用。根据文段,最后提出的一长串问题,后面应该是要给出一个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先来说一下你所选择的C选项吧,C项“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法律依据”,我们可以用倒推法去验证一下,如果选择了C,那么久证明文段中索赔难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法律依据,而在我们的尾句并没有提到缺乏法律依据的话题,因此并不是正确的对策,所以后文不会去论述这个对策。另外一个强干扰项是B项“如何规制企业的大气污染行为”,但是在这个选项里面漏掉了一个核心的话题“索赔”,我们文中是在强调“索赔难”这个问题,B的对策不正确,而A项“成功索赔的案例”其实就是过往正确的索赔案例,放在这里就是对于上文问题的对策,用以前成功的案例教会人们应该如何索赔,是极有可能讲述的。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0812

  •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