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公务员 >  备考资料 >  行测  >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篇:历史常识汇总(六)

2023-01-29  | 

【导读】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篇:历史常识汇总(六)。更多招考资讯,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篇:历史常识汇总(五),今天小编继续带大家一起了解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篇:历史常识汇总(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1、从出土的秦朝众多量器上发现,均刻有这样一段诏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其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规范度量衡器具,使之明确统一起来”。可见当初秦朝对统一度量衡的重视。

52、中国古文字中,最早有甲骨文、金文,西周时期有大篆(籀文),战国时期有蝌蚪文(古文)。此外一些诸侯国还有各自不同的文字。

53、秦朝规定统一使用的小篆体,后期演化出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隶书。但这种隶书字体在汉朝得到进一步规范,并盛行于朝野,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故历史上又称隶书为“汉隶”。

54、秦、赵、燕等北方诸侯国,为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曾分别修筑过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把不相衔接的各段长城连成一体,又分别向东西进行了扩展延伸。长城大都修筑在高山峻岭之上,易守难攻。经秦始皇修筑过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达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城。

55、以法家为主导思想的秦王朝,为稳固统一地位,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有时又是相当残酷的治理措施。当时,因一些有儒家思想背景的人与秦朝政权发生了抵触,以致激发“焚书坑儒”事件。但这一事件并非后来文人描述的那么恐怖,也不是凡儒家学子必坑,是书必焚。

56、秦朝虽然统一了中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其残酷的暴力统治使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政权最终被刘邦、项羽领导的武装力量推翻了。

57、秦朝政权被推翻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58、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命士兵砸破锅鼎,凿沉船只(史称“破釜沉舟”),只带三天口粮,以示决战必胜之心。结果项羽军队九战九捷立下首功,分封天下,自称为“西楚霸王”。

59、刘邦曾与秦朝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且下令废除秦朝全部苛法,明令禁止犒军扰民。由于实施德政,得到广泛拥护,刘邦被封为“汉王”。

60、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自刎乌江。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为顺应民心思安、期盼休养生息的现实,刘邦制定了各种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

 

推荐阅读:

公务员考试都考什么科目和内容

公务员考试要求

行测题型及分数占比

申论考什么

申论万能八条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