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公务员行测模拟题:言语理解(2.12)。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备考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言语理解】从历史上看,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省(区市)的城市化大致处于共同进步的阶段,除了上海这样早就有市场经济元素的大城市外,绝大多数地区都需要经过一个农村转向城市的“原始积累阶段”。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内城市之间发展差距变大,不同层级的城市规模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轨迹,一线城市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一些二三线城市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这两年兴起的二三线城市的“抢人竞争”就是基于这种背景出现的,这是中国城市化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在一线城市格局逐渐明确之后,对二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区的抢夺,则成为新一轮的竞争。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
A.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B.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点
C.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地域特色
D.二三线城市“抢人竞争”的大背景
答案&解析
【答案】A。金标尺解析:主旨概括题。
文段先介绍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市化大致处于共同进步的阶段,大多数城市都要经过一个“原始积累阶段”;而后介绍了新世纪后,国内城市之间发展差距变大,不同层级的城市规模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轨迹;最后由尾句进行总结,指出“对二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区的抢夺,则成为新一轮的竞争”。因此文段为分总结构,主要讲述了中国城市化未来的竞争方向和趋势。
对应选项,A项契合文段重点,当选。
B项,“不同阶段”为分句内容,
非重点,排除;
C项,文段没有提及“地域特色”,无中生有,排除;
D项,二三线城市“抢人竞争”只是新世纪后二三线城市加入城市竞争的一个例子,非重点,且没有提及文段主题词“城市化”,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一线城市不是年轻人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