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长沙市直高新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干要求,选出该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写在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3、2012年两会的关键词是“改革”,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主线是( )。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坚持可持续发展
C、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D、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
A、育人为本
B、提高质量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
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立德树人
B、教书育人
C、教育均衡
D、教育平等
6、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
A、导向性
B、对等性
C、强制性
D、有序性
7、义务教育实行( )领导,( )统筹规划实施,( )为主管理的体制。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8、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9、对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着重注意( )。
A、有意安排各种困难,培养克服困难精神
B、培养其压制情绪冲动的能力
C、培养其当机立断的性格
D、保护其自尊心,不公开批评,经常鼓舞引导他们
10、对一般人来说,大脑的左半球是分管( )。
A、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
B、音乐和绘画能力
C、情绪
D、数学运算
11、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
A、再造想象
B、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发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13、思维开小差是注意( )。
A、分散
B、转移
C、动摇
D、起伏
14、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 )。
A、坚韧性
B、果断性
C、自觉性
D、自制性
15、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16、某个年龄组智力测验的平均分数是85,标准差是10,小明得了95分,他的离差智商是( )。
A、110
B、130
C、125
D、115
17、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直接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 )承担责任。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18、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1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
A、直接经验为主
B、间接经验为主
C、生活知识为主
D、生产知识为主
20、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结构特点的是(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单一性
D、选择性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教育与儿童的发展之间是一种主从的关系,其中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并为儿童发展服务的过程。( )
22、中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各种倾向性形成的过程中,而他们常缺乏判断和选择能力,因此,教育中应严格地控制他们的所作所为。( )
23、德、智、体全面发展意味着均衡发展。( )
24、根据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的不同,可将课程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25、家庭教育可弥补和消除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产生的缺陷和负面影响。在个体成长中具有奠基作用。( )
26、班级上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很多学生都在“乱吵乱闹”,就连平时比较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也不例外,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解释为模仿。( )
27、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自我效能感。( )
28、动机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
29、在教学偏好上,场独立型者偏好结构严密的教学,场依存型者则偏好结构不严密的教学。( )
30、根据操作性条件学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 )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简述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3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
33、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4、联系实际,简述教师的能力素养。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0分)
35、“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从学生答卷反映的情况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12.3%的学生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从教师答卷结果看,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交朋友。而当调查问到“有人认为,对学生适当体罚是必要的”,居然有53%的教师“可以理解”,认为“确有一定效果”。
1.对此,你有什么看法?(10分)
2.你认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5分)
36、张老师正在给初一学生上体育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要领。但经过几次讲解示范后,还有一半的同学掌握不好。就在张老师又一次给学生示范时,不知谁一声尖叫,使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大多数同学拥上前去围观。张老师一看,只见一个男孩趴在地上用手戳一只绿绿的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的调皮鬼李贺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张老师的火气正要发作,但转念一想,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一样吗?这时,张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跳的?”
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在认真地观察。
“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
“很好,观察得真仔细。”张老师及时加以鼓励。
“它起跳后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回答道。
“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张老师又问。
“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的身体全部展开了。”
“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跳跃动作试一试呀?”
“想!”同学们齐答道。
同学们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使劲地练了起来。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
试问:
1.张老师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10分)
2.联系案例阐述张老师是怎样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的?(5分)
注:本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及网络仅供参考!(金标尺教育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