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某版本教材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中,设置了“先秦文选”专题阅读,下列作品适合选入的是( )。
A、王充《论衡》
B、范晔《后汉书》
C、左丘明《国语》
D、司马光《资治通鉴》
2、在“跨文化专题研讨”选修课程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推荐中外同类题材的作品,下列适合的是( )。
A、《简·爱》与《西厢记》
B、《哈姆莱特》与《茶馆》
C、《老人与海》与《彷徨》
D、《三国演义》与《巴黎圣母院》
3、学生在成语探究活动中,梳理成语的来源,下列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A、源于神话传说: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 青梅竹马
B、源于历史故事:完璧归赵 白手起家 投笔从戎
C、源于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杞人忧天 掩耳盗铃
D、源于古代诗文:舍生取义 水落石出 分秒必争
4、教学李商隐《锦瑟》,教师列举其他化用典故的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用典”的文学传统,下列适合的是( )。
A、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B、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C、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个学习任务群,教师发现二者的目标和内容“重复中有提高”,下列阐释不正确的是( )。
A、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上聚焦特定专题研究
B、在理解历史内涵的基础上认识当代价值
C、在记录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提炼探究成果
D、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
6、教学“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教师安排学生梳理“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建立语言资料库,下列适合的是( )。
A、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C、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7、讲解《石钟山记》中“古之人不余欺也”,教师列举其他倒装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特点,下列适合的是( )。
A、秦,虎狼之国(《屈原贾生列传》)
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
C、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D、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8、赏析《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教师让学生积累同样运用借代手法的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
A、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杜甫《曲江二首》)
B、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伟业《圆圆曲》)
C、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陈毅《梅岭三章》)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某版本教材设置了“劳动光荣”主题单元,选编了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苏辙《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该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是( )。
A、当代文化参与
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C、文学阅读与写作
D、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0、某版本教材设置《乡土中国》单元,编排了“学习要求”“作品简介”“阅读指导与策略”“学习任务”等栏目,下列对编写意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引导学生阅读学术著作,体验各种类型整本书的阅读
B、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
C、引导学生了解学术著作的核心概念、观点和知识体系
D、引导学生基于学习任务掌握社会科学调查的研究方法
11、阅读下面的语文会考试题,按照要求答题。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
阅读上述文字,下列哪个选项最接近这段文字的旨意?
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②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③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对上述试题考查目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关联不同类型文本,指向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积淀
B、关注写作技巧和方法,在比较当中考查写作能力
C、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个性化思考与表达
D、比较材料异同,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本体裁特点
12、一些教师安排学生朗读课文时,往往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读出 xx 语气。
“读出感情”,首先需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中隐含的感情,这依赖于基本的阅读能力。但朗读与理解之间并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朗读依赖理解,但朗读又能够促进理解。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朗读,必须与咀嚼词句紧密融合。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
对上述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朗读与理解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B、朗读品质取决于文本理解的深浅
C、阅读能力影响对文本感情的理解
D、读出感情需要仔细揣摩文本语言
13、阅读关于教师问题设计情况的归纳,按照要求答题。
对上述归纳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小说发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属于“是何”型问题
B、“作者在上阕极力描绘景色之壮丽,目的是什么”属于“为何”型问题
C、“对文章中阐释的关于理想的内容,你如何看待”属于“如何”型问题
D、“梳理课文内容,归纳总结作者使用的写作技法”属于“若何”型问题
14、阅读下面的教研论文,按照要求答题。
教学解读与文学解读不能混为一谈,具有独特的对象和路径。对文学类文本而言,教学解读与文学解读一样,都需要读者带着自己的阅历、经验等走进文本,与作者和文本对话,从而感知、理解、鉴赏、评价文本。但二者又有所不同:文学解读是自主化、个性化的一种阅读活动,其解读结果只属于解读者自己;而教学解读面对的是学生这一特珠群体,是为学生语文学习、素养发展服务的。由于需要发挥文学类文本的育人功能,其解读过程和结果就需要考虑特定的价值取向。综合而言,教学解读应该立足立德树人、立足学生实际、立足文本特质。
对上述教研论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学解读和文学解读在对象和路径上具有差异性
B、文学解读是基于读者个人阅历和经验的独特阐释
C、教学解读是独立于文学解读之外的教师专业能力
D、教学解读需关注学生阅读文本的心理感受和认知
15、阅读《范进中举》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范进最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官?我们刚才聊胡屠户,是通过其言行细节、前后变化来分析的。请找出描写范进的相关细节及变化,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写下评注。
生1:还没有当官,他就开始收别人的银子了,以后岂不是更贪婪吗?他必然会成为一个赃官,还会是一个庸官。
师:张乡绅提出,“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七绕八拐两个人就变成世弟兄了。对于人家如此的说法,范进怎么回答?
生2:回答得非常自然:“晚生侥幸······可为欣喜。”
师:张乡绅说他们如“至亲骨肉一般”。从见第一面到“至亲骨肉”用了多长时间?
生3:不到10分钟。而范进对此是默认的!他和张乡绅是相互利用的。
师:一语中的,还有其他的推断吗?
生4:被打醒的范进,坦然接受邻居给他穿鞋;胡屠户也给他扯衣服,扯了几十回!扯衣服一两次是很正常的,可是能坦然接受被几十回的扯,当官的架势立马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