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事业单位《综应B类》模拟题:概念分析题(3.31)。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分析下列材料中的观点、表述等,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观点一:现代工业的装备条件、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作为现代农业基本条件的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得到不断完善,这大大增加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改变了农业弱势产业的地位。
观点二: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种植、养殖、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过程。
观点三:农业现代化既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能力的反映,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程度的反映。农业现代化具有双层含义:一方面要求尽可能多地满足人类生存、生活的必需品,确保食物安全;另一方面是坚持生态良性循环的指导思想,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不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
分别概括以上三种观点所反映的“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 150 个字。
【参考答案】
(1)农业地位提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和风险降低;
(2)农业生产经营综合化产业化,整合市场、农户、经济组织、服务等多种要素,实现综合经营,贯通再生产前中后各环节形成系统产业;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满足人类需要,并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