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到,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作为当代青年要积极学习,努力读书,请你据此开展一次3-5分钟的演讲。
金标尺解析: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修身、立德》。
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最活跃、最富朝气,拥有开风气之先的力量,也影响着一个时代的底色和基调,更应积极学习,努力读书,做好读书、修身、立德三篇大文章,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第一,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从《论语》的儒家仁礼治国智慧到《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从《资本论》的经济剖析到《世界简史》的人类文明发展分析……在浩瀚的书海中,蕴藏着古往今来的智慧,它们如同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古有头悬梁锥刺股、砸壁借光、十年寒窗,而今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读书学习的意义,不管是寒门子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还是青年人通过学习找到人生价值,亦或是年轻干部通过学习造福一方百姓,爱学习、勤读书,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做一名青年人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第二,修身。学习在于明道,读书在于修身。修身,即自我完善,是内心世界的建设,是道德的磨砺石。“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回忆自己一生所成,真切地说到与苦读饱读、自我磨砺息息相关;著名主持人董卿以她深厚的主持功底和满腹的才气告诉世人,人生最好的修养来自于一生不断坚持的读书习惯;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村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正定到福建,从浙江到中央,一路追寻过来,读书学习使其积淀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自身素养、提升了思想境界、把握了人生道理、体会了人生价值、实践了人生追求,可以说,读书让我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三,立德。德,乃人之本,政之基。《大学》有云:“德者,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读书即是立德”,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从“五四运动”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爱国青年,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垦荒青年,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科研团队,通过读书树立明确了诚信、公正、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的精神至今熠熠生辉。广大青年就应该以德为先,行胜于言,通过读书学习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在精神层面获得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坚定地前行。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我们青年人更应该读书、修身、立德,在快节奏的今天,慢下脚步,选本好书静心读;在繁忙的事务中,不忘省吾身,常思己过;在复杂环境中,坚定立场,立德行不摇。让我们以读书丰富智慧,以修身磨砺品格,以立德照亮前路,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留下我们这一代青年坚实的印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