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卫生 >  阅读资料 >  专业知识 > 

医疗卫生《专业知识》:“高出镜率”的地黄丸(一)

2020-03-23  | 

【导读】“高出镜率”的地黄丸(一)金标尺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报考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医院招聘信息网。

重庆医疗卫生考试交流群:686084117  

备考题库:事考帮APP

古往今来,中医养生之道源远流长。养生离不开各种补益之品,常提及的地黄丸更是补肾佳品。但是俗话常说“是药三分毒”,各类地黄丸也有七个字特点,应当合理使用,随意使用会伤及身体,引发副作用。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决定人的生长发育,为后天的发育提供基础保障。地黄丸最初来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都是补肾的经典名方。今天一起认识“出镜率”颇高的地黄丸中的两味。

六味地黄丸(胶囊、颗粒、口服液、片、软胶囊)

【药物组成】熟地黄、酒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功能】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方义简释】

方中熟地黄甘补微温,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故重用为君药。

洒萸肉酸甘微温,善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山药甘补涩敛性平,既养阴益气、补脾肺肾,又固精缩尿。二药相合,既助君药滋养肾阴,又能固精止汗,故共为臣药。泽泻甘淡渗利性寒,善泄相火、渗利湿浊;茯苓甘补淡渗性平,善健脾、渗利水湿;牡丹皮辛散苦泄微寒,善清泻肝火、退虚热。三药相合,能清降相火、渗利湿浊、健脾,使君臣药填补真阴而不腻,清降虚火而不燥,固肾涩精而不滞,故共为佐药。全方配伍,三补三泻,共奏滋阴补肾之功,故善治肾阴亏损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注意事项】体实、阳虚、感冒、脾虚、气滞、食少纳呆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知柏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知母、黄柏、茯苓、泽泻、牡丹皮。

【功能】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方义简释】

方中熟地黄甘补微温,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故重用为君药。

制山茱萸酸甘微温补敛,善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山药甘补涩敛性平,既养阴益气、补脾肺肾,又固精缩尿;知母苦甘而寒,善清热泻火、滋阴;黄柏苦寒清泄,善泻肾经虚火、退虚热骨蒸。四药相合,既助君药滋补肾阴,又能清降相火,还有固摄封藏之用。共为臣药。泽泻甘淡渗利性寒,善泄相火、渗利湿浊;茯苓甘补淡渗性平,善健脾、渗利水湿;牡丹皮辛散苦泄微寒,善清泻肝火、退虚热。三药合用,能清降相火,以助知、柏之力;又健脾、渗利湿浊,使邪有出路,补而不滞,故共为佐药。

全方配伍,补中有泻,共奏滋阴降火之功,故善治阴虚火旺所致的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注意事项】感冒、气虚发热、实热、脾虚便溏、气滞中满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